艺术天地
 
艺术天地 >>更多
艺术天地
刘洪彪
发布者:zhongshu  来源:《中国艺术博览》杂志  发布时间:2018-4-24

    刘洪彪  字后夷,号逆坂斋,1954年生于江西萍乡。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火箭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2007年、2011年、2014年三次蝉联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称号。2008年受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被授予“全军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外诸多高规格大展。早年蝉联全军第一、二次书法比赛一等奖。1987年在洛阳博物馆举办二人书画联展,1994年、2004年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洪彪四十岁墨迹展”和“刘洪彪五十岁墨迹展”,2014年在北京举办“阅世读人·刘洪彪六十岁墨迹展”。出版作品专集、合集十余部,出版文集《缀连琐碎》和《刘洪彪文墨》(一函五册)、书法展览设计装置图文集《盛装书法》。数十次出任全国、全军书法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主任。曾先后出访日本、土日田王、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葡萄牙和澳门、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生命意趣与细节之美

                      ——漫说刘洪彪书法

文/郑晓华

    细节之美,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灵魂之美。欣赏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印象深刻的便是生动的细节。我们越发觉得书法审美比之文学审美的难度要大。文学形象的直接与丰富,可以给读者提供实证与想象,作家创作的前后差异,阐述起来自然不觉枯燥。而书法作品是由线条、点划组成,抽象而玄密,试图说清楚此间的原委,着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无疑,刘洪彪是当代卓有成就的书法家之一。在当代草书创作领域,他是一位代表性人物。他所走的艺术之路曲折、坎坷,又由于书法理性的强化,举手投足,便有了艺术的风度。刘洪彪紧紧依靠晋人的骨肉,上寻下溯,注意捕捉汉字书写的生命意趣,使书写与内心对接,形式美与文化涵义相连。


陕南纪行五首.jpg


刘洪彪  楷书《陕南纪行五首》

    言必称魏晋的当代书坛,被视为理论自觉的书坛是有道理的。晋以前书法还没有形成主体性的艺术话语,一切书写都生命意趣与细节之美漫说刘洪彪书法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具体性几近一个劳动的工具。晋以后中国社会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政治对文学艺术的直接干预,对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晋是幸运的,政治的相对弱化,使得艺术家获得了短暂的思想解放,手中的笔跳动起来了,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刘洪彪掌握了系统的书法史知识,他当然知道书法史中的书法家孰重孰轻。选择即命运,他的选择决定了他的创作成果。丰富而含蓄的线条,奇崛而通达的结体,感性而蕴籍的墨韵,拂动着生命的气息,文化的韵味。这是书法真正意义的展示和实现。


刘洪彪11-(68×68).jpg


刘洪彪 《传神》

    刘洪彪遵循中国古典美学法则,但不满足既往的模式,试图以自己的艺术激情,开拓书法创作的康庄大道。不过,开拓者必然面临风险,艺术的创造者,时刻有没顶之灾。刘洪彪如同艺术之路上的殉道者,不顾及风险,而是一如既往地向前进。刘洪彪手中的笔提按着线条的意象,以整体的书法感觉,适度夸大书法作品的形式,焕发了书法艺术的活力。


为刘振起上将题画诗三首.jpg


刘洪彪 《为刘振起上将题画诗三首》

    柳宗元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重要的表征就是细节。也可以这样说,探索的成功与否在于细节的安排。传统书法的经典之作,生动的细节源于书法家自然的书写,《兰亭序》《争座位》的神来之笔,就是证明。当代书法创作的过程,与传统书法创作的过程出现了历史性分裂。当代书法家似乎更自觉地把书写纳入到艺术创作的轨道上来,细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书法家的刻意而为。没有办法,繁荣于农业社会的中国书法,在工业文明的干预下,一定是身不由已。刘洪彪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细节之美。第一,惯常的表达,或许没有穷尽作者的情思,便以另外的书体,另外的色彩,标注自己的些许感喟。第二,当代书法不能与视觉冲击力无关,刘洪彪的细节,扩充了作品的形式,暗合了当代书法欣赏者的想象,产生了现代意趣。有可能这样的『暗合』会被误解,但是,这是艺术的进步,是需要我们鼓掌的。




勃发生命的大勇

                  ——读洪彪先生

文/叶培贵

    洪彪先生是当今书界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忽视的『现象』之一——无论是在最普及的意义上,还是在最学术的意义上。也许因为从事教育的缘故,我写评论文章一向比较谨慎,不仅数量有限,更主要的是每一句话都十分小心。为洪彪先生写的这开篇第一句,似乎有违我的原则,但我毫无犹豫,并且坚信,即便再过三十年,我也不会为这一句话而后悔。如此坚决的原因,很多。


刘洪彪85-(247×124).jpg


刘洪彪  自作诗《二度兰亭曲水流觞所得》

    第一,洪彪先生是真性情人。如果不穿戎装,不轻言笑,他给人的感觉是既严肃又文弱。然而交往多了,你会发现,这个表象是半对半不对。对的是『严肃』,不对的是『文弱』。他确实『严肃』!尤其是对书法的学术和艺术问题。我曾经和他一起参加过多次书法展览的研讨会,记忆中每一次他的发言,都有切中肯綮且不乏严厉的批评。老实说,在『人品即书品』观念的长期作用下,书法界对于批评总还是比较敏感的,勃发生命的大勇读洪彪先生尽管洪彪先生的批评都充满善意,可忠言终究逆耳。奇怪的是,不仅他一直这么坚持着,而且那些被批评的朋友们似乎也没有疏远、怪罪甚至怨恨他。后来我才明白,个中奥妙很简单:一是他的批评是严肃的,里面充满了敏锐智慧的艺术感觉和真知灼见;二是举办研讨会的那些朋友都是真诚的,因而也就真正欢迎这种严肃批评。等交往更深了以后,我才知道,如果不是这类真诚朋友的研讨会,他根本就不会参加,当然也就不屑于批评了!


咯什游吟六首.jpg


刘洪彪  小楷横幅《喀什游吟六首》

    由此我知道,他其实一点儿也不『文弱』!因为对真诚的朋友不吝于提出批评,对不真诚的朋友不屑于批评(当然也同时绝不捧场),必须具有『大勇』!而具如此大勇的,必是真性情人!想通了这一层,我也就同时明白了另一件事情:跟洪彪先生交往时,你可以很坦然地把自己人生、学术、艺术的任何问题,敞开在他的面前,毫无矫饰的必要,不为别的,只因为他的真性情!

    第二,为人如此,为艺亦然。在自己的艺术追求上,洪彪先生同样充满探求的『大勇』。他成名很早,三十三岁时在洛阳博物馆举办的作品展览就已引起书坛的广泛瞩目,循此道路规矩地前行,他就不难获致相当丰厚的名利。然而他绝不固步自封,每隔十年便有惊人之举,于是四十岁个展、五十岁个展,层楼叠上,新章屡焕。这其实是充满风险的选择,但洪彪先生毫不畏惧!我并不非常了解他具体的自我突破过程,但对其探索的勇气,却有过亲身的经历,而且记忆十分深刻。多年前我有幸和他一起出访日本进行交流,他从文具店里购买了几支排刷,并称回国后要尝试用作书写工具。我颇有怀疑。不想第二年在海南参加中国书协理事会时,竟然真的看到了他用那支排刷书写的作品!当时的震惊真是难以言表。排刷与毛笔的特性差异岂止以道里计,然而他不仅真的尝试了,而且勇于将作品公诸于众。那件作品当然不能算是他的代表作,但其中因排刷特性而造成的强烈的形式冲突,正好充分展现了他在艺术上一以贯之的追求——将张力拓展到极致!他在每一种字体领域特别是草书领域,不断地追问笔墨表现的可能性,在不违背书法核心规定——『书写性』——的前提下,探测艺术表现手段的边界。

    正是这样的追求,成就了现在的洪彪先生!他的书法,最终会走到哪里、达到怎样的高度,目前我们仍然无法预料,因为他还处在强力的拓展进程之中。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因循三十多岁成名时的道路前行,那就决不会有现在的洪彪先生!不会有他那戛然独造、撼人心魄的草书!第三,更使我至为敬服的是,他把这种『大勇』,拓展到了对于书法当代命运的关怀之中。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前文所述的真诚批评,这无疑可以督促书法界的朋友们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则是近些年他对『盛装书法』不遗余力的持续探求。表面上看来,『盛装书法』不过是一个展览的策划组织或者布置设计问题,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相比,卑之难称高明。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于书法艺术来说,实则兹事体大!我们常常强调,书法是一种文化,原因之一是它始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既往的历史中,上至殿堂楼台,中至山川胜境,下至百姓日用,无不闪动着它的耀眼光芒。然而随着光电时代的到来,书写尤其是毛笔书写,日渐远离生活,已是无可挽回的大势。一种理论认为,这对于书法进一步明确艺术身份,反倒是好事。这当然有道理。但是艺术身份的进一步明确,并不意味着离开生活——因为艺术是生活的精神提升。


刘洪彪6-(124×124).jpg


刘洪彪  自作诗《贺友人书法作品展》

    当代书法介入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正是展览!由此,展览的策划和布置,就远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而转变为关乎书法与当代精神生活的契合程度的重要问题,因而也就是一个关乎书法如何在当代更具文化价值的问题!传统书法作品嵌入于分散而具体的生活领域,而当代书法作品发表于集中而空阔的展览场馆。传播情境的根本变化,极大地改变了观看——书法作品通过观众在社会上产生精神作用的中介——的方式。每一个展览场馆,都是一个综合视觉场域,作品汇聚其中,必须具备有序的视觉逻辑,否则就是一盘散沙,难以激发观看者精神参与的高度愿望,从而大大削弱书法对于精神生活的作用。

    洪彪先生的『盛装书法』,睿智地把握了当代书法观看方式的规律,毫不犹疑地把当代视觉文化的各种元素和手段整合到书法展览中,使书法展览从作品的简单组合与陈列,转变为以作品为中心而又综合了『Logo』『图册』『展签』『邀请函』『礼品袋』『装裱样式』乃至『展厅装置』等等因素的整体展示,构成强大而立体的视觉传达效应,提升书法展览的视觉冲击力和形式吸引力,使之更有力地突入观看者的精神世界。

    这样的展览策划与布置,十分明显地是二十一世纪的方式。『笔墨当随时代』,不错!但是『笔墨』从来不是孤立的,『笔墨』的『传播方式』同样『当随时代』!不能有效地传播,笔墨的作用也就无从发挥。就此而言,『盛装书法』的探索,对于当代书法发展的启发价值,也许不会低于洪彪先生本人的艺术创作!还可以列出更多的原因,但是仅此三点,已经足够让我坚信,洪彪先生是当代书坛的『现象级』人物。你可以不喜欢他的批评,可以不欣赏他的作品,也可以对『盛装书法』心存疑虑,但是却不能不承认,他的一切作为,勃发着让你无法忽视的力量——生命的大勇!如此热切,如此坚卓。

    我与洪彪先生几乎没有私交,所有的谋面机会全部出现在学术或艺术活动场合,但是人——特别是书法人——之真正相与,完全不需任何繁缛的过程,直面对方的一言一行,读透他所书写的一点一画,这就够了!客观地说,我的学术背景、艺术取径等等,与他颇不相同,原本并无太多的交集。但这不仅不影响我对洪彪先生的敬佩,反而恰恰因为如此,我可以更加冷静地思考洪彪先生的志趣,并且尽可能不抱偏见地陈述我的意见。

    艺术是生命的迹化。我深信,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的洪彪先生,还将创造更多精彩的『现象』,从而使自己从当代书法的『现象』跃升为更长时段的书法史的『现象』。

分享到:
上一篇:潘公凯
下一篇:李翔
工委简介  |   组织机构  |   新闻资讯  |   艺术天地  |   培训基地  |   会员单位  |   个人会员  |   工委刊物  |   入会申请  |   联系我们  |  
地址:北京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7号207      电话:010-63012099     传真:010-63012099    京ICP备06030506号-15